新闻中心
发布时间:2025-01-07 14:57:24 浏览: 次
青中透白,如碧水天光,连峰泼黛,将“天青色等烟雨”的歌词变成现实。走进位于闽清经济开发区的东南瓷都研学基地1xbetapp,文创展品架上,一个个“碧水青”茶盏格外亮眼。
从仅存于博物馆中的残片,到展架上的众多展品,“碧水青”的重见天日,折射出闽清陶瓷产业向上求索的发展道路。加速产业转型升级,探索多种发展模式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,古老的东南瓷都,正绽放全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闽清陶瓷产业发展史,由来已久。早在宋元时期,闽清义窑瓷器便借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风,畅销全球。近年来,闽清陶瓷业稳步发展,取得不俗成绩。然而,在省科技特派员、东南瓷都研学基地负责人许国发看来,当下取得的成绩,还远远不够。
“近有泉州德化,远有江西景德镇。闽清的陶瓷业想要更进一步,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。”许国发表示,闽清陶瓷企业大多集中于工业瓷领域,技术含量低、利润低。“近年来,闽清县委、县政府提出‘五瓷并茂’的理念,推动更多陶瓷企业向功能瓷、艺术瓷等领域发展,提升产业附加值。”
带着这一理念,许国发及其团队着手创建了东南瓷都研学基地,致力于传承和复兴闽清陶瓷文化,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。去年4月,在他的努力之下,美丽的“碧水青”主色调重获新生。
这种色调,源自闽清县博物馆内所藏的宋代青白瓷残片。虽然已经过了近千年,但其独有的青白相结合的色调,仍令许国发颇感兴趣。对照传统色系表,他为其取名为“碧水青”。“这种独一无二的釉色,才是闽清陶瓷独有的印记。”
而今,经历一年多的研究与调色,许国发及其团队终于成功复原了“碧水青”。它成功融合白瓷的素雅与青瓷的灵动,也成为新“闽清窑”的主色调。
闽清窑秉持深入挖掘闽清陶瓷历史文化的理念,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,全力打造统一的闽清陶瓷品牌。闽清县还成功申请“闽清陶瓷”及“闽清青白瓷”两个国家地理商标,致力于打造“闽清窑”地域公共品牌,在艺术瓷领域探索新的发展路径。
在艺术瓷领域,名家的积淀与品牌效应,往往能带来极大的附加值。刚刚涉足这一行业的闽清陶瓷,如何弯道超车?去年12月,一场别开生面的陶瓷与寿山石雕刻精品展,为闽清艺术瓷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。
走进省海峡民间艺术馆,在一件件陶瓷与寿山石展品中,由许国发与寿山石名家邱梅玉联手创作的《童趣》格外引人注目。作品运用细腻的陶瓷工艺与“碧水青”色调,呈现独特质感与光泽。在精细的雕刻之下,儿童的神情和姿态栩栩如生1xbetapp,一颦一笑,展现天真活泼的一面。
据悉,这件作品本是一方寿山石印章,许国发借其形制烧制青白瓷1xbetapp,既赋予原作别样的观感,也展现青白瓷作品的更多可能。
“寿山石雕,是福州传统文化中的瑰宝。然而,大部分作品都由大师手工雕刻而成,难以复制。”许国发表示,瓷器的优势,正在于可以大批量烧制。“限量烧制大师作品的陶瓷款,既可以帮助作品更好地传播,也能为闽清陶瓷探索更多变现渠道。”
去年12月,《童趣》被省海峡民间艺术馆正式收录,成为该馆的重要艺术藏品。这也证明了这一道路的可行性。“后续,我们将积极与各大寿山石名家合作,请他们提供作品数据,再由我们烧制成瓷,以新的形式传承名家经典。”
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,离不开人才的支撑。近年来,闽清大力培育本土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,为陶瓷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。
2024年,闽清陶瓷产业学院首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在闽清县经开区管委会开班,全县30余名陶瓷行业工作者参加培训,培训包括现场教学与上手实操等环节。在5天时间里,陶瓷行业工作者集中学习了闽清陶瓷文化、陶瓷艺术鉴赏、陶瓷装饰综合知识等进阶技能。
“以陶瓷工业旅游为抓手,我们着手整合现有的陶瓷产业相关资源,全力打造国家级研学基地(营地)。”许国发表示,去年,东南瓷都研学基地顺利获评闽清县第三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,许多中小学生纷纷来到基地,观看陶瓷制作过程,体验闽清悠久的陶瓷文化。
闽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,闽清着力建设陶瓷科技孵化器、福州市陶瓷行业技术创新中心,为诸多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创业平台。未来,闽清将进一步推动陶瓷文化、陶瓷产业、陶瓷科技等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,让闽清陶瓷业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。(记者阮冠达)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线)举报邮箱: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1xbet官网APP